《大机场》周明生

《大机场》周明生电子书下载

ASIN: B01IQM7DPI
出版社:阳光出版社; 第 1st 版 (2013年4月1日)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品牌:
语言: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描述 编辑推荐 美军上尉安迪史密斯,是荣获美国国会勋章的空中英雄;家住大机场边上孙林盘的静姝,是美丽善良的大二女生,二人偶然邂逅,虽然文化背景迥异,却倾心相爱。静姝只知安迪驾驶的B-29飞机轰炸日本后坠毁在太湖上空,却不知造成飞机爆炸的罪魁是追求过她的双面间谍、军统特派员杨国雄。她不顾父亲的坚决反对,远走他乡,生下了安迪的骨血孙少安。安迪等蒙难的美军飞行员,在孙林盘人氏、国军敌后别动队队长尹朴修的营救和护送下,历尽艰险,历时五个月,终于回到大后方的新津机场时,所见到的却是静姝“暴病身亡”的坟墓。静姝一直独身,经历了改朝换代后的种种磨难,终于把混血儿孙少安拉扯成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安迪等美国二战老兵到新津机场寻梦,这一对相互间一直念念不忘,却又音讯隔绝的昔日恋人,四十一年后意外重逢。可惜时过境迁,这一段生死恋却再也无法破镜重圆了。十年之后,刚当上副县长的孙少安也不幸身患癌症溘然长逝……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周明生,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文联委员、成都市作家协会理事,曾任新津县文化局副局长多年。业余爱好报告文学、舞台剧、影视剧的写作。已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50多万字。报告文学《悲壮的求索》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共和国的脊梁”大型征文三等奖,报告文学《啊!铁索桥》、《三人同台》分别获市级和省级奖。此外,《田野吹来的风》、《此罪不赦》、《打开古蜀文化之谜的黑箱》等报告文学作品较有影响。喜剧小品《国法家法》获国家民政部文艺调演一等奖,并四次在四川电视台播出。 目录 引 子 孤岛如墨 第一章 孤魂野鬼 第二章 美国人来了 第三章 少女与上尉 第四章 机毁人亡 第五章 水乡历险 第六章 夜半惊魂 第七章 地狱之火 第八章 父子与母子 第九章 并非尾声的尾声 后记 序言 我的故乡新津是成都平原的一个小县城,这里五河汇流,河渠纵横,从前一直是岷江中游的水运枢纽,是一个曾经辉煌了一千多年的水陆大码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诗句。按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说法——“相传这里即为五津所在”。 县城边上五水汇流处的东岸,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机场,在二战时是亚洲著名的军甩机场,它是同盟国美国的华西空军基地的A一1机场,美国大兵当年驾驶最先进的B一29远程战略轰炸机从这里起飞,去轰炸日本本土。新津机场和新津的老百姓为二战的胜利建立过特殊的功勋。新津机场的辉煌历史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为此,我为它写了两部书:一部是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专著《马塔角行动——二战中的新津机场纪实》,另一部就是本书——长篇小说《大机场》。纪实文学专著还相继衍生出两部电视纪录片,一部是由我任撰稿之一的、CCTV-10(科教频道)“探索与发现”栏目摄制播出的3集纪录片健飞!超级空中堡垒》,另一部是由我任编导之一的、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发现档案”栏目摄制播出的2集纪录片《马塔角行动》。 我是先写成可当历史读的纪实作品,才构思写作长篇小说的。采访之初,我两眼一抹黑。因为,二战时驻扎在新津机场的究竟是美军的哪支航空队?完全是一笔糊涂账。1989年出版的《新津县志》,乃至成都的所有媒体,无一例外全都张冠李戴,以讹传讹。都说是陈纳德的飞虎队,即美军14航空队。后来,我通过种种努力查档案文献,才终于弄清楚了,驻扎在新津机场的其实是美军专门组建的一支秘密部队,是驾驶B一29飞机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第20航空队,其司令部和下属的58联队司令部都在新津机场安营扎寨。第20航空队的首任司令是肯尼斯·乌尔夫准将,继任司令是被称为“冷战之鹰”、后任美国空军总参谋长的柯蒂斯·李梅将军。 在我之前,成都媒体从未对二战中的新津机场作过像样的报道。据说,2005年庆祝中国抗日战争暨二战胜利60周年时,成都的媒体曾作过新津机场的采访报道,结果做得很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就是在新津县城和机场的周边农村未找到满意的知情者。县上当年曾经陪同成都媒体作过采访的有关工作人员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我,弄得我心里忐忑不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我一度怀疑我拟写的纪实的这本书究竟能否写成。 所幸的是,我得到了我的老朋友、农民作家郑泽光的鼎力帮助,是他突发奇想,跑到机场周边农村的那些只卖5毛钱一碗的廉价茶铺,去寻找那些可能知情的坐茶铺消磨时光的耄耋老人。他骑着他那辆早该淘汰的70型嘉陵摩托,驮着我在机场周边农村的一个个林盘里走村串户,穿进穿出。一进村,我这边的录音采访一开始,泽光就拿着他刚才打听来的受访人名单,去找到本人,先进行试探性的摆谈,能过得了他那一关的,再把人给我带过来。我还记得那天去杨柳河边的孔家渡拍照,这渡口对面就是牧马山的狗脚湾,当年为了运输修机场用的黄泥巴,曾专门架过一道双轨木桥,这渡口多年前就废弃了。由于头晚下过雨,起先一路上都是碾烂的泥泞的机耕道,临近河边时变成了两尺宽的古道。古道长了薄薄的青苔,从两边还未抽穗的水稻田穿过,又滑又硬,令人发怵,弄不好就会人仰车翻,摔进水田。泽光硬是凭他娴熟的车技将我送到了目的地。虽然5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天气特别的炎热,虽然喷火的日头经常把正忙于赶路的我俩炙烤得吱吱冒汗,但凭着一股不怕吃苦的精神,我最后终于完成了采访。 在采访的过程中,一些悲壮的往事让我激动不已,我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未来人物的一些感觉、画面,乃至故事的片断就时不时地在脑海中闪现。我从2010年2月开始动笔写长篇小说,当年5月29日就完成了初稿。但我对初稿并不满意,先后又经过3次修改,最终才于2012年9月3日定稿。写作本书的过程有点像进行一次渴望已久的旅游观光,不断有新的发现,我的心情始终比较愉悦,常常有一些好玩的灵感咕嘟咕嘟地冒出来,故事情节常常有飞来之笔,这种写作状态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共新津县委宣传部和县文体广新局领导,以及老朋友、作家张义奇,邱易东、陈治安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谨此致谢! 周明生 2013年3月22日 后记 我的故乡新津是成都平原的一个小县城,这里五河汇流,河渠纵横,从前一直是岷江中游的水运枢纽,是一个曾经辉煌了一千多年的水陆大码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诗句。按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说法——“相传这里即为五津所在”。 县城边上五水汇流处的东岸,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机场,在二战时是亚洲著名的军甩机场,它是同盟国美国的华西空军基地的A一1机场,美国大兵当年驾驶最先进的B一29远程战略轰炸机从这里起飞,去轰炸日本本土。新津机场和新津的老百姓为二战的胜利建立过特殊的功勋。新津机场的辉煌历史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为此,我为它写了两部书:一部是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专著《马塔角行动——二战中的新津机场纪实》,另一部就是本书——长篇小说《大机场》。纪实文学专著还相继衍生出两部电视纪录片,一部是由我任撰稿之一的、CCTV-10(科教频道)“探索与发现”栏目摄制播出的3集纪录片健飞!超级空中堡垒》,另一部是由我任编导之一的、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发现档案”栏目摄制播出的2集纪录片《马塔角行动》。 我是先写成可当历史读的纪实作品,才构思写作长篇小说的。采访之初,我两眼一抹黑。因为,二战时驻扎在新津机场的究竟是美军的哪支航空队?完全是一笔糊涂账。1989年出版的《新津县志》,乃至成都的所有媒体,无一例外全都张冠李戴,以讹传讹。都说是陈纳德的飞虎队,即美军14航空队。后来,我通过种种努力查档案文献,才终于弄清楚了,驻扎在新津机场的其实是美军专门组建的一支秘密部队,是驾驶B一29飞机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第20航空队,其司令部和下属的58联队司令部都在新津机场安营扎寨。第20航空队的首任司令是肯尼斯·乌尔夫准将,继任司令是被称为“冷战之鹰”、后任美国空军总参谋长的柯蒂斯·李梅将军。 在我之前,成都媒体从未对二战中的新津机场作过像样的报道。据说,2005年庆祝中国抗日战争暨二战胜利60周年时,成都的媒体曾作过新津机场的采访报道,结果做得很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就是在新津县城和机场的周边农村未找到满意的知情者。县上当年曾经陪同成都媒体作过采访的有关工作人员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我,弄得我心里忐忑不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我一度怀疑我拟写的纪实的这本书究竟能否写成。 所幸的是,我得到了我的老朋友、农民作家郑泽光的鼎力帮助,是他突发奇想,跑到机场周边农村的那些只卖5毛钱一碗的廉价茶铺,去寻找那些可能知情的坐茶铺消磨时光的耄耋老人。他骑着他那辆早该淘汰的70型嘉陵摩托,驮着我在机场周边农村的一个个林盘里走村串户,穿进穿出。一进村,我这边的录音采访一开始,泽光就拿着他刚才打听来的受访人名单,去找到本人,先进行试探性的摆谈,能过得了他那一关的,再把人给我带过来。我还记得那天去杨柳河边的孔家渡拍照,这渡口对面就是牧马山的狗脚湾,当年为了运输修机场用的黄泥巴,曾专门架过一道双轨木桥,这渡口多年前就废弃了。由于头晚下过雨,起先一路上都是碾烂的泥泞的机耕道,临近河边时变成了两尺宽的古道。古道长了薄薄的青苔,从两边还未抽穗的水稻田穿过,又滑又硬,令人发怵,弄不好就会人仰车翻,摔进水田。泽光硬是凭他娴熟的车技将我送到了目的地。虽然5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天气特别的炎热,虽然喷火的日头经常把正忙于赶路的我俩炙烤得吱吱冒汗,但凭着一股不怕吃苦的精神,我最后终于完成了采访。 在采访的过程中,一些悲壮的往事让我激动不已,我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未来人物的一些感觉、画面,乃至故事的片断就时不时地在脑海中闪现。我从2010年2月开始动笔写长篇小说,当年5月29日就完成了初稿。但我对初稿并不满意,先后又经过3次修改,最终才于2012年9月3日定稿。写作本书的过程有点像进行一次渴望已久的旅游观光,不断有新的发现,我的心情始终比较愉悦,常常有一些好玩的灵感咕嘟咕嘟地冒出来,故事情节常常有飞来之笔,这种写作状态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共新津县委宣传部和县文体广新局领导,以及老朋友、作家张义奇,邱易东、陈治安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谨此致谢! 周明生 2013年3月22日 文摘 版权页: 洪雅县桫椤镇民工中队负责的施工段面在机场的东南边界一带,这里离孙林盘不过二三里路,他们上下工不用去挤大路,捡了个大便宜。全中队近800个民工都集中在这里,有刨土的,有运泥的,忙碌极了。 熊莽娃儿内急,就给旁边的乡亲打了个招呼,说要去小耽搁一下。说完就放下锄头,穿过来来往往的人堆,往机场边上的临时厕所走去。他这一去,就给自己惹上了大麻烦。 熊莽娃儿20多岁,人长得高高大大,黑胖黑胖的,就像一座黑铁塔。桫椤镇的民工都住在孙家大院的侧院。头一天正开午饭,开着开着就闹了起来。原因是民工们发现大米饭里的谷粒太多,难以下咽,一开始都忍住不吱声。熊莽娃儿不睬事,从蹲在地上围着菜盆子的人圈里一冲而起,首先发难。这就把绰号叫黑旋风的民工中队长惹火了。民工们人背后都称自己的中队长叫泥巴官。桫椤镇这个中队泥巴官的绰号叫黑旋风,黑旋风是江湖上嗨得开的混水袍哥舵把子,他托人说情,买通洪雅县县长,当上了这个有油水可图的中队长。他见熊莽娃儿带头闹事,就抓起上司发给各中队长的两样宝贝——一只用来发号施令的口哨,一根三四尺长、两寸宽的斑竹篾片。嘟嘟嘟!他先是气急败坏地猛吹口哨以示警告,干啥子?要造反了么?不料熊莽娃儿却反问,好端端的一甑大米饭,你为啥要撒两把谷子进去?黑旋风冲上去挥起斑竹篾片就抽向熊莽娃儿,这就犯了众怒,所有民工呼地起身,一齐鼓噪起来。眼见局势失控,最后是黑队长抽出屁股上背的手枪朝天开了一火,才镇住堂子。 钻进厕所的熊莽娃儿,哪里想到粪坑里会困住一个洋人呢?猛一照面,就吓得大叫了一声。再仔细一看,这洋人不正是起先从他们工地上路过的灯杆儿施工吗?日怪,他怎么掉进粪坑了呢?他忙说,稍等稍等,我屙完尿救你。他就转过身,将一大泡冒气的热尿全浇在了簟围子上,之后扎好裤子,就俯身搭手去拉灯杆儿。不想这灯杆儿被粪水冻僵了,竞笨拙无比,差点把熊莽娃儿也带进坑里。熊莽娃儿急中生智,将用来拉屎的树条子带格板的一头抬起,又慢慢移进坑中,灯杆儿好歹才抓住梯步爬上了坎。 灯杆儿冻得直是筛糠,浑身淌着刺骨的粪水,一上来就伸出臭气熏天的冰爪子,抓住熊莽娃儿的手急摇,连打喷嚏带连声感谢。熊莽娃儿直是挣扎,连说,太臭了太臭了,你滚远点滚远点!又连说带比画,快走,我带你去把身上冲洗干净。二人钻出厕所,就朝竹林那边的人家走去。路过一条流水沟,灯杆儿就想跳进去,熊莽娃儿就吼他,你娃娃不要命了么? 熊莽娃儿记得往天路过这儿时,附近有个井台,就把灯杆儿带过去,找房东借来一只水桶,扯起冒着热气的井水,一桶一桶地泼向灯杆儿。灯杆儿干脆脱光了军服,只留一条内裤,抖着跳着,任由熊莽娃儿泼,泼一次他尖叫一声。房东大爷见灯杆儿喷嚏连天,冻得可怜,就找块干布让他擦干水渍,及时抱来一床棉被把他裹住。熊莽娃儿这才松弛下来,忽然想到自家这泡尿怕是屙得久了,担心黑旋风借水生花。他忙给房东大爷打了个招呼,转身就朝工地跑去。 可是这就已经晚了,黑旋风早就铁着脸在工地上候着他了。给我拿下!随着黑旋风的一声断喝,几个打手冲过来将他的双臂反手一扭,立刻将他五花大绑了。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精读币,VIP免费,请先
遇到任何问题,请到用户中心——>提交工单提交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5 精读币
VIP免费
遇到任何问题,请到用户中心——>提交工单提交
0

评论0

每日签到得精读币~ 百度网盘失效,切换网盘中~ 大部分链接已修复完毕。如遇无法打开,及时反馈!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