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清华大学教授,实力派作家——格非 ▲精神的困顿,欲望的纠葛,一部当代知识分子的“失败之书” ▲如果生活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徒刑,那么哲学和爱情是否能带来救赎? ———————————— 内容简介: 《欲望的旗帜》(1996)是格非创作转型期的一部长篇力作,是他经历了先锋实验阶段之后,试图介入现实的一次有力尝试。 在上海市某高校哲学系,一场重要学术会议召开前夕,大会的发起人兼执行主席贾教授毫无预兆地跳楼自杀身亡,会议不得不中断。贾教授生前的信息通过其他人的回忆一点点拼贴起来,故事也随之展开。 随着会议的筹备和开展,其他人物也纷纷登场:贾教授的弟子曾山是一名坚定的理性主义者,却总是陷入对自我的怀疑之中;宋子衿是曾山的师兄,终日于谎言和游戏感情中浑浑噩噩,最终陷入了疯狂。身处事件核心的还有曾山的妻子张末、佛学大师、经济诈骗犯、资料员等等,他们都在各自欲望的深渊中沉沦。 当欲望的旗帜张开,有的人倒下,有的尚在挣扎,有的已经奔赴另一场狂欢…… ———————————— 编辑推荐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清华大学教授格非转型之作。一次介入现实的有力尝试。 ▲格非属于擅长对文学、社会、历史等问题做深入思考的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坚韧、优雅、准确、睿智,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 ▲小说围绕一场学术会议的筹备和开展,呈现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顿和欲望纠葛。 小说的主人公曾山,一位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为何总是陷入对自身的怀疑之中?曾山的师兄宋子衿,终日于谎言和游戏感情中浑浑噩噩,最终陷入了疯狂……曾山与张末,因为爱情而克服种种困难在一起,但却因各自的精神困境,而最终渐行渐远。身处事件核心的还有佛学大师、经济诈骗犯、资料员等等,他们都在各自欲望的深渊中沉沦。 ▲精神与物质,学术与世俗,爱情与婚姻,欲望与自省,包括万象,却又直指当代人的精神核心。这是一部当代知识分子的失败之书,也是当代人身处精神困顿中的自我检省之书。 ———————————— 名人推荐: “格非的写作坚韧、优雅而纯粹。他的小说曾深度参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革命,他的叙事研究也曾丰富中国小说的美学肌理。他的写作既有鲜明的现代精神,又承续着古典小说传统中的灿烂和斑斓。他的叙事繁复精致,语言华美、典雅,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这种话语风格所独具的准确和绚丽,既充分展现了汉语的伟大魅力,又及时唤醒了现代人对母语的复杂感情。” ——200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授奖词 “我们小说家里面有两个大学者,其中一个就是格非,这两个小说家最让人骄傲。” ——作家 莫言 “格非的写作坚韧、优雅而纯粹。他的小说曾深度参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革命,既有现代叙事艺术的繁复、精致,又承继了古典小说传统中的灿烂和斑斓。尤其他作品中那些人性的迷思与暗语,已成当代文学重要的语言奇观。” ——作家 谢有顺 “他既把西方先锋文学叙事的巨大能量和可能性带进来,又带出《红楼梦》的叙事。格非身上是这样的一种汇集,中国的、西方的、读者的、作家的、学者的、教授的,所有这一切汇集到格非上面,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多重性。” ——诗人 欧阳江河 “可以说,经过30年创作历程的洗礼,格非的创作依然有无限的生长可能。” ——诗人 翟永明 “我能感受到格非身上的智力水平,不仅仅是作为教授的智力水平、作为小说家的智力水平,而是几种东西的一个综合。这几种东西的综合产生的一个局面实际上就是当代的一个文化。” ——诗人 西川 “这位天生有个‘小说家身段’的人,凭着本能起舞,便已经舞姿蹁跹,风度迷人。这样的小说家,好像最能捕捉年轻而敏感的心灵,因为他的‘美’一目了然。” ——作家 弋舟 “研读格非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始终有着发自内心的冲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清华 “在当代中国,如何书写现实是困难的,这几乎是每一个作家的困境。格非的意义在于,在切近现实表达精神处境时,他在可能与可能之间寻找到了如何谈论现实和精神疑难的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张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