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美]柯博文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美]柯博文电子书下载

ASIN ‏ : ‎ B09DKQSTSH
出版社 ‏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21年8月25日)
出版日期 ‏ : ‎ 2021年8月1日
品牌 ‏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语言 ‏ : ‎ 简体中文

编辑推荐:

是谁在狡辩,又是谁在模糊真相?

为什么蒋介石在日本侵占中国后采取不抵抗政策?

为什么中国开启强大的民族国家之路的建筑师是毛泽东,而非蒋介石?

不断增长的民意力量在当时的中国政治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是谁在狡辩,又是谁在模糊真相?

美国知名史学专家柯博文
从局外视角,
剖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名誉教授入江昭
英国利兹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埃利斯·提纽斯
《中国季刊》《历史》等极力推荐

从全方位的视角审视抗日战争前期中国国内的政局变化,从客观的立场动态分析了国民党政权建设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民意,在与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过程中胜出的。

极富价值的延伸阅读书目,涵盖中英日文史料,助力进一步研究

内容简介: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对当时中国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升降分合,进行了相当细致独到的分析。

日本的威胁、进攻和各种无理的经济要求给国民党政府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也引起了民众的愤慨。但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面对日本的挑衅,多次作出让步,因为其首要目标是与国内竞争对手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蒋的政策在国民党内部造成紧张局势,政府内外其他主要领导人纷纷提出替代方案。随着日本军事扩张的不断加剧,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力的中央政府,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政治的历史出口。概言之,日本步步紧逼的侵略行为激发了中国的民族主义,促使民众觉醒和团结,最后迫使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团结国内各种力量一致抗日。作者提出,中国开启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之路,其建筑师是毛泽东,而非蒋介石。而30年代因日本入侵所形成的权力结构,也恰好成为蒋介石留给毛泽东的政治遗产。

作者简介:

柯博文(Parks M. Coble),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历史学博士,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历史学系教授。著有《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日本新秩序下的中国资本家:1937—1945年被占领的下长江》等。
【译者简介】
马俊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和区域社会生态史,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著有《规模经济与区域发展──近代江南地区企业经营现代化研究》《混合与发展──江南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现代演变(1900—1950)》等。译有《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等。

媒体推荐:

本书是对1931—1937年中国政治与中日冲突的复杂关系的出色研究。柯博文通过编织诸多主题,描绘了这一时期中国的大图景。可以说他是第一位系统运用新发现的档案资料,详细考察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治和外交的历史学家。本书的主要贡献在于展示了极为详尽的中国政治图景。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名誉教授入江昭

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东亚研究,是我读过的关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最好的书。柯博文专注于中国国内几个政治群体的互动,同时他的研究对日本也有启发性。
英国利兹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埃利斯·提纽斯

本书回答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什么蒋介石领导的中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占中国后实行不抵抗政策?本书表明,绥靖政策归根到底是意志问题:这是一个悲惨的、羞辱的过程,弱者意志让位于强者意志。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的侵略行为是蒋介石及其追随者无法应对的,因此他们撤退了,幻想着退让能让日本人最终满意。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院荣休教授 戴安娜‧拉里

本书对中国政治和日本帝国主义做了一个宏大的研究,从日本侵略的影响角度,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国内政治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填补了长久以来的空白。
印度旁遮普大学历史与中亚研究系教授 帕舒塔姆·梅赫拉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8精读币,VIP免费,请先
遇到任何问题,请到用户中心——>提交工单提交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8 精读币
VIP免费
遇到任何问题,请到用户中心——>提交工单提交
0

评论0

每日签到得精读币~ 百度网盘失效,切换网盘中~ 大部分链接已修复完毕。如遇无法打开,及时反馈!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